|
第一集的播出其实稍显失望,即便希腊确实动人,但毕竟我希望在节目里看到的,是海岛与书屋、阅读与日常、文学与大海。景点的打卡当然好,毕竟风格确实怡人、我也超级想去希腊玩。可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是一般的旅游综艺了,倒也用不上动员余华和苏童。
还好后面开始就回到了我喜欢的风格。
作为欧中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既然来到克里特岛,单纯看看表面,没意思,找一些希腊文化研究者来一次文化之旅,这才对味。而希腊文学的深刻,不能只提一嘴。
于是旅居此地的希腊文学研究者杨少波出现了,于是三代都研究希腊文化的罗彤也出现了。于是希腊的海边剧场上演起了中国的河北梆子。然后罗彤说到了自己的祖父,古希腊文学翻译家罗念生。她说罗老先生后来回到希腊,那是隔了半个世纪的光阴,罗老先生很激动:“我摸到爱情海的海水了。”
然后我就哭啦~ |
|
还是觉得挺架空,挺美好的,几个老头和一位女士的旅行文学。新认识了刘亮程和房琪,美好人类。 |
|
我真的不懂老男人+女青年的综艺为什么在豆瓣会这么受欢迎。权力,资源,地位的悬殊以及非常东亚味的“谦卑与恭敬”更让整个节目非常肤浅,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对话,更多是迎合审美下沉市场的滥俗抒情,或者说自我感动。更别提连节目名字都是山寨对岸的纪录片,说是文学圈捧臭脚的产物都不为过。 |
|
观感比上一季差挺多,走马观花式的报书名,蜻蜓点水般的嘉宾。更多偏向于旅行综艺,文学浮于表面。 |
|
分工已基本明确,叶子负责串联,苏童负责背景音里浪漫的抒情式总结,程永新负责捧哏和补充,而不正经的老余华在幽默的间隙,总能讲出一两句极具启发性的话:好的伟大的作家们写一朵花时是不会停滞的,无论是快速地慢速地,他都是往前走的。 |
|
值得推荐的节目。 |
|
再看到苏童余华西川老三位很开心,但这季水准明显下滑,越来越制式化,每一集都在不停加水稀释,几乎没看到什么实质内容一集就结束了,飞行嘉宾和常驻不熟要不断找话题,而真正谈文学的部分越来越少,太多闲聊和广告,马家辉一来锵锵感十足,前两季的不足也并没有在这季弱化和改善 |
|
第三季和前两季简直比不了,成旅游综了,文化是流于表面的,全是套路 |
|
第二季的高光人物是莫言,第三季的高光人物是刘亮程,但第三季或者节目常驻嘉宾给刘亮程的空间和尊重都还不够多。第三季在节目形式越来越媚俗、节目内容越来越老生常谈的基础上,更额外保留了节目众嘉宾的“人性漏洞”:尽管余华始终都是节目中观点输出最多和最有深度的嘉宾,但他却始终“躲”在他自己的舒适区里,对于不熟的人挤兑得厉害(挤兑马家辉很让人不适)、对绝大多数嘉宾的发言都缺乏耐心和倾听,在所有嘉宾里“装”topone,在第二季面对莫言时又被气场上全面碾压;苏童很融入很平和,但所有男性嘉宾油腻感最强的就是他;程永新阅读视野及见识狭窄,投机感气质颇强;西川一如既往我行我素经常脱离拍摄计划独自行动;叶子和房琪的同框是有交锋和争宠感的……。身为男性,我也觉得一群老油腻搭配八九零女文青的文综,越来越令诗文扫地。 |
|
本来挺好一个听大爷们唠嗑的节目,为什么要整进来一些特别做作的人?
有一个叶圣陶儿子的儿子的女儿还不够吗? |
|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余华苏童,这对文坛老友回归,西川再次纵情吟诗,始终带着知性笑容的叶子,也如约而至,不得不令人感叹一句人生何处不相逢。在如今这样的割裂时代,能安安静静做这样一档节目,能认认真真看这样一档节目,已十分难得。不如让我们举起杯中酒,得意须尽欢,敬他们,也敬你我。 |
|
“文学它就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都能够产生共鸣”,余华这么讲也是看到了这么些年来看到中国的文字走向世界,感染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人类的情感总有相通的部分。 |
|
变成旅游节目了 |
|
如果有机会去希腊,我也会买本书,买本柏拉图,就像马家辉说的那样“看不懂,买种感觉啊”。就像有些书买来收藏一样。 |
|
从第一季追到第三季,当牛马的日子里,它就是我的避风港,舒服平缓的节奏,让我能喘口气5555,这一季居然出国,跑到希腊小岛上去了。 |
|
不明白本季剧组为什么选在希腊,也没贴合希腊的文学或作家做特殊安排,仍然是几个中国作家,说着中文,看着中文书,读着中国读者写的中文信,真是多此一举;在国内选一个岛还能借此为当地带来旅游经济收益有何不可呢。而且本季明显越来越水,越来越真人秀化,有点没活硬整的感觉,没有了第一季的文化底蕴。 |
|
一群可爱的老头,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广告太生硬,其他的还好,赶紧出第四季 |
|
主要还是喜欢这几个老头,也喜欢叶子。喜欢看他们随意地闲逛随意地聊。叶子衣品很好,好想有人科普一下她穿的衣服,哈哈哈。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没有人完美,但他们都很可爱。他们最尴尬的时候就是被迫营业念广告词的时候,刘亮程最痛苦,程永新相对自然,这就是他们入世的程度吧。 |
|
每年例行相遇的文学“治愈”之旅,这一次来到了希腊克里特岛,希望能多一点希腊为主题的旅行,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的阅读分享~ |
|
越来越喜欢西川老师,行走的潇洒与诗意。很高兴本人创造的“散文般的嗓音”这个梗,几位老师还在call back哈哈哈哈。本季属于文学和旅行的结合产物,自然会更多介绍希腊,特别又是克里特岛。苏童老师说,可以把岛屿读书当作视觉杂志。阅读不仅于文字,也可以阅读风景,阅读大海,阅读白昼与黑夜。尽管真正谈论文学的时刻少了、浅了,至少新认识了刘亮程老师。(但广告口播实在太多…) |
|
过程令我想起,大学时期一群理想青年在校内网版聊音乐与文学,诗歌与写作板块,还有自发的社群组织,一小群人在一起同时认识,发生着友谊与爱情,沐浴着文学与诗歌的那段美好的时光 |
|
面朝大海,有音乐和文学作伴。在这里,嘉宾们谈笑风生,尽显儒雅倜傥。观看过程令人愉悦,如同沉浸在书海,纸本上的作者仿佛都鲜活起来,依次登场亮相,那些曾在记忆里黑白的文字都有了色彩。 |
|
对作家、小说、细节如数家珍。对“岛屿”地扩展,有了文化交流。西川吟诵的诗太好了。余华、苏童互相挖苦看不够。房琪在集市中现身突然快哭了,多来。就很美好。 |
|
1,有了岛屿读书,我愿将今后无法直接去到的地方都叫做岛屿。
2,很高兴,同时感恩,现在还有个“岛读”,它以娱乐的形式做着非娱乐的事情。
现在的综艺,一片聒噪,都摆出一副为了流量可以不惜一切的架势和嘴脸,都无刻不在想着制造话题,硬是要把生活搞成肥皂剧or质量低劣的悬疑。
而岛读则在做相反的事。
——长评:《希腊太阳下的阅读晨昏》 |
|
几位文坛老家伙这次是希腊岛上小聚,还是那个原汁原味儿 |
|
看《我在岛屿读书3》被狠狠安利了克里特岛,尤其是那个书架书店居然收藏了莫言的小说,莫名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宿命感,潦草小狗家族以另一种形式再度在岛屿上相遇,感觉就像是老友们隔着时空进行了一番交流,好喜欢这种随机却充满惊喜的事件。 |
|
每次看岛屿都是满满干货,苏童说:小说最大的妙处,它永远再讲别人的故事,但是它总能让你在别人的故事中,发现你自己的脉搏,发现你自己的人生的一部分细节,也就是说,在看别人的人生当中,经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开始关注那个影子的时候,就真正的与那个小说所谓的合为一体了,这就是阅读和人的联系。 |
|
刘亮程说:“你只有经历过这些东西完整的生长,你才可能在你的文学中建构一个人和万物共处的这样一个世界”,所以文学其实写的还是自身的经历、生活与感知,一切文学世界的建构都是有迹可循,希望作为创作者可以始终感知始终建设吧。 |
|
一群顶级人类意识形态之间电光火石的交流。余华、苏通、程永新、西川、叶子……每位嘉宾的学时都是这座星球上的TOP 0.001%了。听她们聊读过的书,认识的人,会让人感叹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如此美好的生命。余华老师是敏锐又聪慧的,他有异于常人的总结能力,随口而出的句子,恰到好处可以做主标。比如: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比如不是告别而是再见。潦草小狗有颗七巧玲珑心。 |
|
不如前作。 |
|
余华和苏童下棋这段太好玩了,不愧是潦草小狗家族成员哈哈哈啊哈,笑点拉满了 |
|
在大海边,看几个作家老友氛围自然和谐有趣的互动,听他们出口成章,在自然的聊天中给予人很多阅读建议推荐各种好书好作者。看完每期真的很想列个书单然后去找他们提到的书去看,享受阅读的乐趣。 |
|
在异国他乡的书柜上看到自己的书而且还有很多人留下的借阅记录,感觉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文学的力量。 |
|
厉害了,出国了! |
|
景是美的,重点跑偏了,变成旅综,内容也很散,还是希望回归到“读书”上。而且熟人局,少了看点。 |
|
哪位读者朋友寄的信来,替我们众多书粉问出了想问的,不然会一直以为余华喜欢把主角写死。 |
|
余华的忠实老粉!!!就是为了余华来看的,华华子还是那么搞笑,但总是幽默中输出观点时,又能让我发出:噢~(恍然大悟)! |
|
西川这状态简直了,车里跟着音乐摇摆着唱诗,这状态看着都年轻了十岁,一看西川老师就是个心态非常好的人,用现在的网络术语来形容的话就是,松弛感满满! |
|
跟这节目真的是非常有莫名的“默契感”~正想看看这部什么时候开播,打开《今日头条》一看~正好开播了。然后想着等它更新完了再看。正巧在读刘亮程的书,正在感慨刘亮程的散文写的真好啊~然后刘亮程居然也来节目里了~而且西川~房琪也回归了~ |
|
这档节目一定要一直办下去啊!!! |
|
愿节目能保持调性继续做下去 |
|
从第四集看起,诗歌,又在海边朗诵啦!西川再一次加入,很亲切。
第五集,是古希腊,戏剧,喜剧和悲剧等等,原来古希腊的悲剧并不是中国理解的悲伤的意思。
第六集,在路上,这一期很轻松,我也很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其实公路文学的魅力就是一直在运动变化中。
回看第一集基本是一边干家务一边听下来的,日出是一个新的开始,原来外国用太阳来描述爱情,而中国常用月亮描述爱情,真的不可思议,读书就是思想在路上,这一期孟非也来了,人人可以成为读者,这个节目也让我们看到了平时作家的样子!
第七集,村庄,刘亮程来啦,他和余华,苏童一起骑马,太神奇了。他们一起在海中吃抓饭,聊李娟,太美好啦!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怎么样呢! |
|
1.我要去希腊
2.科学的发展让虚构的空间越来越小
3.这应该是最松弛感没套路的综艺
4.余华能说出第七天是旅行文学,这人对待冷酷的态度已经是next level
5.这季有家辉!然后家辉就把这片带成了圆桌派哈哈 |
|
看几个老男人闲话畅谈。我要是叶子我估计会被熏死。
但是阅读就是好啊,书籍就是能净化男人味。
不太想看下一季了。 |
|
看有学问的人聊天就是爽,他们总能在寻常中找到另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他们总能用新鲜又准确的语言描述你熟悉却意外的感受。每次看完都收获满满。 |
|
小时候的故事都是听大人讲的,也听好几个长辈讲好几遍,长大了再回看那些故事发现文字也总是生动有趣的,但是相比儿时的故事又好像缺了点什么,总归是没那么明亮。 |
|
真的很爱《我在岛屿读书》这种慢悠悠的节奏,有美景有书本有几位老师们的侃侃而谈,喜欢周末下午没事做的时候打开一期播放,在这个时间可以做任何事,此刻坐在家里的这一处椅子上也像是我的专属岛屿。 |
|
现在回头看,与童年的梦想和恋人重逢是我即将坠落的命运的转折点 |
|
真人秀节目多如牛毛,这一款则是稀缺品。一年一度的精神食粮,必须五星好评!这一季更高大上了,海外岛屿,随之视角也更加国际化,谈论到了更多的海外文史哲话题,东西方古文明国的对比也颇有意思。年度级必看的综艺!唯一遗憾,就是一集时间太短啦。。。 |
|
六神花露水跟随房琪走到北极啦哈哈,世界通用语言还是比划和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