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左翼恐怖主义者的故事,电影太长,接近6个小时,情节设定也不够惊心动魄。 |
|
看这种都会觉得现实生活中的灾难虽然离我们有一点远,但又好像特别近。科普的同时警示了世人!
影片讲诉表达上带有一点点修饰效果,略显累赘,但主体是真实的,算是不错了。影片有点长…希望导演能更加去粗取精浓缩精华! |
|
不错,但就是太长了,扣一颗星 |
|
剧情不错!但是好长啊,快两部电影的时间了~ |
|
整体风格和索德伯格的CHE很像,即使电影接近6个小时,也别指望单凭影像就能完全理清这些纷繁事件的头绪。纷繁之外的几场对峙戏是亮点,剔除了浪漫演绎的暴力才是真正的暴力。谁能说这些暴徒不是理想主义者?谁有能说为理想献身的都是英雄? |
|
到80年代的世界恐怖主义历史中,从巴勒斯坦极端主义到日本赤军,卡洛斯都是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在为中东神秘势力卖命的过程中,他一方面表现得极左,同时又唯利是图。冷 |
|
好像把那段历史掰开了给人们看,鲜血淋漓。 |
|
能把那么长的一部影片都看完的就不失为一部好片 |
|
曼玉前夫很有才,整体来说制作很精良,也很好看,全裸男主角颇具魅力,但到了后半段确实有点审美疲惫,而我看的还只是2个半小时的版本 |
|
儘管它的預算無法跟好萊塢無法比。但在金球獎得獎名單公佈時,它卻擊敗史提芬史匹柏與湯姆漢克斯監製的億萬大製作《太平洋戰爭》( The Pacific),拿下最佳迷你影集/電視電影獎。阿薩耶斯的表現,讓許多人跌破眼鏡! |
|
太长了 |
|
虽然很长,但是剧情逻辑性很强,抽丝剥茧,扣人心弦 |
|
非常流畅,政治活力与性(身体)活力的高度同步。基本可视作一部以一套淡入淡出为单位的短剧集,又像是在档案素材的时空盲点上重演事发现场。 |
|
虽然冗长近6小时,但居然完全不闷,或许是由于自己对这段左翼恐怖主义历史的兴趣,也或许是由于阿萨亚斯竟以流水账的方式表现出一种荒谬感:终日叫嚣社会主义理想和巴勒斯坦建国目标的卡洛斯及其党羽,虽然心狠手辣,却不过是被独裁政治玩弄于鼓掌之间,以制衡彼此势力的棋子。最终被全球资本彻底剿灭 |
|
1、6小时版本酣畅淋漓 不觉过瘾 2、他们是一群满腔理想的真革命家 但是却被各个国家当成佣兵使用或出卖 一出英雄悲歌 3、恐怖主义不是成本最小的革命 金融才是 唏嘘不已 |
|
算是Olivier Assayas的代表作了~~ |
|
野心勃勃的电影,对恐怖分子赤果果的赞歌,阿萨耶斯您再拍个《宾·拉登》吧,那样再长也有人爱看 |
|
323分钟的的长片,如果分成电视剧来看会比较好,欧洲文艺片的节奏,剧情很庞杂。 |
|
给力 |
|
纪实与表意段落的平衡,围绕卡洛斯十余年生涯的母题被写实风格稀释却始终萦绕 |
|
除了太长太长以外,还是挺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一部半传记史诗的。 |
|
上中下三部分,超长的片子。恐怖主义头子和革命家,本质没有区别。 |
|
好长……不过片倒是好片,我这对政治和什么国际关系没有半点兴趣的都不觉得闷。事件都挺精彩,包袱也都抖的很到位,悬念及气氛都控制的不错。 |
|
长达5小时40分钟的精致的流水账电影。布景、化妆水准一流,年代还原得非常出色。对法德英、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场景还原也很棒。演员也很出色。但实在是冗长。过渡生硬,场景切换全部是淡入淡出+时间地点字幕的形式,简直是著名幻灯片《建国大业》兄弟版。不过还是能看下去的。卡洛斯真人的事迹更精彩 |
|
阿萨亚斯和片中的卡洛斯犯的一个毛病. |
|
又长又臭 阿萨亚斯你以为你是新东方教师和唐骏啊?精通各国外语啊? |
|
7.3/10。著名左翼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的生平故事,从1973年一直讲到1990s他被捕。摄影美术美而素淡。缺点是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实在戏剧性张力淡(虽然这也增强了生活感)。 |
|
拍得平铺直叙,对比《毒枭》便能明显的感到拉杂琐碎,缺乏惊险感。好处是导演没什么立场,有一种干巴巴的还原感。导演的原意大概是想展示最后一批国际主义革命青年是怎样被冷战时代的民族国家斗争消耗掉的吧,对于人物的内心应当做一些更细致的挖掘。 |
|
政治乱局,价值观紊乱。激情革命的信条理想总是简单粗暴。既妥协现实,又迷失现实。帮忙成了利用,目标成了钞票,纠缠在各种利益关系中,企图成为格瓦拉式的革命明星,却未曾想深陷世界格局的突变(经济全球化的吞噬),步步走向一条地缘政治的死胡同。矛盾的卡洛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迷狂。(5小时版) |
|
Criterion版,339分钟,共3个部分。算得上epic,虽然个人对其历史背景并不了解,但很佩服Olivier Assayas拍这种巨片的雄心,把握大量材料的能力,和填充大量无史实做依据的故事空白的创造性。 |
|
330mins的在哪看?!!? |
|
流水账传记使用了纪实手法之后无聊程度不断上升击穿承受下限,而且看的是330分钟的迷你剧版本。唯一的牛逼之处是搬演事件与真实新闻纪录片穿插剪辑之后,真实与虚拟的界线被抹掉了。Carlos是个喜欢出风头的人,他享受模仿切格瓦拉的感觉。所以最后他知道自己flop到淋淋逼里之后就虚了。 |
|
真不错。但很多地方明显低成本,比如声音的毛病之类的。 |
|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we are all looking forward to a name who can bring you something new. |
|
看的时候就觉得导演剪裁有问题,整个儿疲于奔命的感觉,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本来是部电视剧(总长5个多小时),为了参加戛纳影展,生生给剪成2个多小时。怪不得。 |
|
五个半小时,啧啧~第一部分快的华丽,第二部分慢的斯理。荒腔走板的时代传奇。个人的能力终究敌不过大集团的恐怖,更敌不过时代的恐怖。恐怖主义对更大的恐怖主义。如何拍出这么好的真实感,我很好奇。特别的剪辑,用对话和介绍来推进可能让人误会的画面切换~ |
|
根据上世纪70到80年代世界恐怖主义历史的核心人物卡洛斯经历改编的法、德合拍片,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基础,对有些事件不太了解,但恐怖主义与政治、经济的勾结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
|
时长太长了 |
|
大国间倾轧工具而已 |
|
@温哥华电影节 5个半小时.....应该去了解下中东历史....木有看懂 |
|
冷艳法国女人,暴力后革命浪潮传奇,历史就像儿戏. |
|
330分钟的流水账叙事+外语教学课。你这部电影的重点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我完全不知道除了念台词外你还能干啥。 |
|
Very realist. Feel like reliving these events in situ in real time. "I'm an enemy of Zionism. I've proved it. But anti-Semitism: count me out." -- Angie |
|
卡洛斯听说去至少会四种语言,绑架石油部长是不是真事?为什么结尾没提及? |
|
卡洛斯、人民解放阵线、阿布 尼达尔、赤军、红军派,mess |
|
1. 也算是枭雄了,跟萨达姆,萨达特,阿拉法特,差一个根据地,还有不要那么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差不多就成就一地霸主之位了。2. 这些人为什么命都那么大,最后出来他们真实情况,都活的好好地,都没有几个人入狱。 |
|
这是我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几年之后看的又一无比长的电影。耐心,耐心…… |
|
不过有点美化恐怖分子的感觉 |
|
好看 |
|
好长好长好长啊啊啊啊啊啊!人物传记不带这样拍的~ |